12月28日下午,中共绵阳市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市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发布会上,对本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绵阳市委关于制定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作出了介绍。 
针对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绵阳接下来将如何发力?


虎牙大瀑布、罗浮山温泉群、九皇山、佛爷洞、仙海湖……风光旖旎的自然山水赋予绵阳多彩“颜值”,“十四五”时期,我市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呢? “文旅+”融合创新 市文广旅局局长代宏:我们将全力构建“一个枢纽基地、三条精品线路、全域旅游示范区”文旅经济发展新格局;构建绵阳文旅品牌体系,彰显绵阳文旅独特魅力;加快形成观光游向体验游、康养游、度假游转型升级态势;建设一批标志性、引领性、枢纽性重大文旅项目。 近年来,绵阳科技创新取得积极成效,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稳居全省第2位。那接下来,我市在建强科技创新主体,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方面,还有没有新招呢? 关键词 坚强科技创新主体 市科技局局长刘青川:我们将推动在核科学技术、空气动力技术、航空动力技术等国防科技领域保持领跑优势。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共建共享的军民融合示范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形成一批国际国内先进科技成果并实现落地转化。

制造业是经济命脉所系,在三次产业中居于枢纽地位,我市“十四五”工业发展的重点将在哪些方面? 关键词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经信局副局长刘伟:我们将加速构建6+6先进制造业体系,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围绕新型显示、智慧家庭等六大创新产业和电子信息、汽车等六大重点产业,引育一批产业链建链补链强链关键企业,以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科技城提供加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网红景点是大家都想去打卡的地方,绵阳的马家巷、上马·望蜀苑特色餐饮等一批特色精品夜市街区也成为绵阳人聚集地。抓住特色,绵阳应如何打通国内大循环的流通、消费环节呢? 关键词 扩大内需 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邬志奇:狠抓消费设施载体的多元化投入,留住本地消费,吸引更多外来消费;创新商业发展新模式,促进电子商务向整个流通领域渗透;加大对绵阳本地重点品牌的培育力度,传承培育一批彰显绵州文化的特色小店。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是眼下的重中之重,在“十四五”期间,绵阳将如何拓展投资空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关键词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彭千纪:我们已经初步谋划储备“十四五”时期项目5116个,总投资超过2.31万亿元,项目涉及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并且鼓励民营企业、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金融、医疗、养老等领域,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